—— 記新華粵集團2021年度科研能手 李華杰先進事跡
李華杰,男,2019年3月通過集團內部崗位競聘,從化工科技分公司來到了華德公司,從苯乙烯抽提生產裝置一名普通的操作工轉變為華德公司一名技術研發人員。
一、適應工作,接受檢驗與磨練
剛從化工科技分公司到華德公司的第二天,還沒有完全了解新工作環境,李華杰就接到了第一個工作任務:去北京參加盛虹工藝包開工會。
開工會當天,他遇到了首個難題,就是業主圍繞著“是否應該提供給工程設計院一份裝置平面圖”而爭執了半天。最后經過李華杰的協調溝通,提供給了業主一份簡易版的裝置平面圖,使得問題迎刃而解。
開工會結束后,由于項目節點緊,需要立刻協助開展盛虹工藝包的編制工作。剛入職不久,李華杰對于相應的工作技能尚未熟悉了解。為了能夠快速地掌握新的工作技能,他下班和周末幾乎都在公司度過。
就在逐漸適應工作的過程中,PID審查卻給了他一次沉痛的打擊。審查發現PID圖紙存在很多與設備表對應不上的數據,有些儀表的畫法出現錯誤,SIS系統、DCS系統不獨立,有些閥組也沒按照業主的要求排布等各種問題。
這趟PID審查完,李華杰立即著手整改工作,一方面橫向擴充工藝包的內容,另一方面利用現有的平臺提高工藝包的縱向深度,對每個階段審查的文件實行交叉式復核,解決各種細節問題。
為了能趕上項目,又能高質量完善相關技術文件,那段時間李華杰每天都加班加點處理非常密集的工作,反復校核數據和修改問題,翻閱各種工具書規范儀表畫法,研究討論確定如何把SIS系統和DCS系統分開畫等等。最終他們項目組工藝包順利通過了業主的驗收。這次經歷,讓李華杰在工藝包的編制專業性、規范性上前進了一大步。
二、細心沉淀,參與指導武漢項目進程
由于項目的密集展開,李華杰迎接了更大的挑戰:到武漢項目裝置開工現場指導工作。
2019年7月11日,項目開始,裝置正式投料。進料不久,李華杰觀察到業主內操培訓極不到位,這給李華杰的指導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他把這種情況和技術人員反饋,但是人員協調組織一時半會很難解決,導致他的工作甚是被動。
經過專家團隊的商議,李華杰和同志們決定主動出擊,解決問題。他們找來開汽總指揮和相關技術人員,對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明確了開工總指揮要以“專家團隊的指導”為主要思路開展指揮工作。
會議結束后,開汽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進。但員工培訓不到位的問題也尤為明顯,“過山車”的操作方式幾度讓裝置物料熱量失衡,協助重新調穩是家常便飯。
李華杰手把手教學操作,耐心地講解操作的原理和技巧。正是在這一次次失衡和重新調穩的過程中,他與一線操作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19年7月16日裝置產出了合格的產品,看著奮戰十幾天的結果,李華杰也是喜上眉梢。武漢項目是推廣項目中首套利用馬來酸酐脫色的裝置,裝置的開汽成功和穩定運行對今后的技術推廣意義重大。
三、獨當一面,迎接更重更難的挑戰
李華杰逐漸從參與項目部分工作到全程參與。他獨立完成了武漢項目催化劑裝填、活化、硫化全程的指導工作,完成了帶領萬華項目組到武漢進行項目調研工作,參與完成了萬華項目的工藝包編制工作,完成了協助晟源項目HAZOP審查的工作……
2021年,李華杰成為了華錦項目的項目經理。這次任務雖重、責任雖大,但李華杰沒有退縮。
項目經理不僅僅技術要過關,溝通協調能力也非常重要。以往的項目一般只需要協調石科院、業主和工程設計院三方開展工作,但這次的項目還增加了委托方ST公司,中途業主還更換了工程設計院,與原工程設計院達成的意見又要重新協定等等問題。不但在項目前期增加了項目溝通協調的時間,延誤了項目進度,還在傳達各方意見時出現了誤差。所以在項目中期項目組做出了調整,加班加點,以時間換空間,盡量把落后的項目進度補回來。
作為項目經理,在傳達信息時要準確,傳達各方意見時要盡量以郵箱用文字的形式傳達,同時還要做好項目的文字記錄,以便以后有疑問時可以隨時查閱;此外還要和業主、工程設計院維護好人際關系,減少項目中的摩擦力。最終李華杰順利地在時間節點內高質量地完成了華錦項目。
在這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李華杰同志從不了解工藝包到參與制作工藝包再到當項目經理,從項目的開工會、工藝包設計、工藝包審查、修改、提交到新裝置開工的全程指導。他內心有前所未有的充實,也充滿著感恩,感恩集團給予他歷練提升的機會,讓他在華德公司這個平臺上完成一次化繭成蝶的成長。
他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要每個人都能盡心盡力把自身的智慧和力量獻給公司的共同事業,擼起袖子加油干,腳踏實地奮力行,就能一步步接近和實現公司的美好未來,讓公司的明天更加輝煌。
主辦:廣東新華粵石化集團股份公司
地址: 廣東省茂名市油城四路18號
郵編:525000
聯系電話:0668-2245686
網站備案號: 粵ICP備18065869號